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曾曉芳)今年3月以來,衡陽市強戒所心理矯治中心精心組織了為期五個月的繪畫分析心理團體輔導活動,9名戒毒人員全程參與,在畫筆與色彩的交織中踏上自我探索與心靈成長之旅。
活動緊扣“遇見未知的自己”核心主題,精心設計“初識繪畫”“家庭關系”“情緒表達”“未來愿景”“重塑自我”五個遞進式模塊。在“初識繪畫”環(huán)節(jié),戒毒人員從簡單線條涂鴉起步,逐漸放下戒備,學會用藝術語言表達內(nèi)心。戒毒人員邱某說:“一開始拿著畫筆很拘謹,覺得自己根本不會畫,但當線條在紙上慢慢延伸,好像心里的一塊石頭也跟著落了地?!?/p>
“家庭關系”主題中,他們通過繪制“家庭樹”“記憶中的家”,梳理情感聯(lián)結,正視過往矛盾。李某看著自己畫中緊閉的家門,紅著眼眶分享:“這扇門其實是我自己關上的,吸毒讓我愧對家人,畫出來后才發(fā)現(xiàn),我多希望能推開它,說聲對不起?!?/p>
“情緒表達”模塊里,色彩成為情緒的代言人,焦慮的灰、憤怒的紅、渴望的藍在畫布上交融,釋放出壓抑已久的心聲?!扒榫w表達”模塊里,王某指著自己畫中大片的藍色說:“這是我渴望的平靜,以前總被煩躁包圍,現(xiàn)在畫出來,好像能和這種情緒好好相處了。”
最令人動容的是“未來愿景”創(chuàng)作現(xiàn)場,有人畫下重返校園的場景,有人勾勒與家人野餐的畫面,筆觸間滿是對新生的向往。最終在“重塑自我”環(huán)節(jié),大家將五幅作品串聯(lián)成“我的成長地圖”,在分享中完成自我認知的重構。五個月的陪伴式成長,讓戒毒人員在繪畫中釋放壓力、領悟自我,為后續(xù)戒治之路注入了心理動力,也為心理矯治工作開辟了溫情有效的新路徑。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